基于课程创新的制度重建
为支撑课程体系的运行,推进个性化教育,学校从2013年开始提出系统的“五制”改革。“五制”是指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长制、学分制,而选课走班是“五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1.选课走班的设计和实施
选课走班是在建设可选择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赋予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允许学生基于不同的兴趣、基础、潜能和目标自主地选择课程,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
学校打造了三个板块的课程。第一,学科课程板块。横向上,课程模块分层、分类;纵向上,构建学科课程群。我们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把学科分为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三个层次,体现学科间的拓展和整合。第二,特色发展板块。这一板块有三大课程:学校利用中科院、北航、清华大学等帮助建设的高端实验室开设科技与创新类课程;利用三十五中鲁迅旧居、鲁迅书院和博学馆开设人文与社会类课程;利用三十五中博物馆、音乐厅开设艺术与审美课程。第三,自主发展课程板块。这一板块的内容包括生涯与发展、自主社会活动和综合实践。
学校的选课走班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在原来有限的教室和师资条件之下设计出四套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课表,如有适合文科方面突出的学生的课表,有适合理科方面比较拔尖的学生的课表。选课采用先到先得的方式。第二阶段,学生可以选老师。四套课表与搭配的教师提前展示给学生,学生选课第一步是通过某个课程进入某个课表,然后选择最喜欢的老师。第三阶段,即学校现在所处的阶段,学校采用先选课再排课的方式,选课系统展示所有的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学科和教师,并且可以选择学科优先级。每个学生可以填三个志愿,按照优先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志愿。
选课走班必须有技术的支持。学校建立了教育云平台,集成了学校的基础信息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导师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学生常规管理、课堂评价管理、考勤管理、成绩管理、请假管理,以及储物柜、学生社团,还有各种报表的查询。
学生选课的时候有两个关键点。首先,他要充分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求和资源。其次,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学校每年都更新《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使其更加全面介绍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和学分设置、课程设置与选课类型,以及模块考核获得学分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某一领域的学习潜能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家长的建议,并结合首席导师、导师和任课老师的意见进行选课。
2.基于选课走班的系统变革
以走班制为核心,学校系统地推进了“五制”改革,也就是说要重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态系统。
学部制改革。学校把每个年级都改成一个学部,学部主任作为学校的一级行政管理,要对这个学部内部的教育教学、教师和学生团队、学部特色、学部文化、学部生态负责,也就是说,学校赋予了学部主任对教师的考核权、聘任权、奖惩权。
导师制改革。每位导师负责5-10名学生,而且要关照到每位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发展需求,承担起学业的指导师、心理的疏导师和生涯规划师三重引路人角色。学校还设立了首席导师。学校仍保留行政班,但行政班是隐形的,每天早晨学生到行政班去报到,首席导师跟学生进行交流;除了早读之外剩下的时间全部是按教学班授课,按导师教学管理方式实行。
学长制改革。我们把学生看作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让高年级的学长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学弟学妹,让学生带动学生、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风险精神、领导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学长是学生自己申请,由学部责聘产生的。担任学长职务是学生的一门荣誉课程,可以获得学长的荣誉学分。
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是配合选课走班而建立的开放的、个性化的评分体系。学分绝不仅仅限于课程成绩,而且还要看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实践。学分制实行模块式和节点化管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分账号,可以通过学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即时查看自己的学分积累。学校现在正在学分制上探索GPA绩点评价,这样更加客观全面。
3.选课走班的成效和反思
选课走班促进了学生自主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帮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发现潜能、发展优势,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2017年毕业的学生是学校实行走班制改革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无论是在各项比赛,还是在自主招生和高考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尽管如此,我认为,选课走班对于那些自律能力比较差、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应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注。
选课走班提升了教师课程创生能力和整体育人能力。从最初教师的被动参与到后来的主动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的创新能力、整体育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思考自己所教学科的育人价值,并积极投入到学科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相互激发,提升了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当然,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允许有些老师慢慢觉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走一条适合自己教育生涯的发展之路。
选课走班促进了学校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转型。“五制”改革尤其是选课走班是学校基于课程创新而进行的制度重建,而制度改革又倒逼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继续深化各种改革。“五制”改革涉及课程形态、班级组织形式、学生管理方式、教师育人职责、学校组织结构、学校运营机制等变革,迫使学校重建管理架构,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推动学校管理走向人本、科学、民主、开放,促进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改革。(作者:朱建民,单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北京教育》杂志普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