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选题的原理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4

来源:中小学课题论文指导

已被浏览:620

分享到: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也从技术型向科研型转变,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优良教学能力, 还应具备独立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同时, 还要能够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是教师科研成果的常用表现形式, 是教师反思实践的基本途径, 也是教师由技术型走向研究型的必经之路。教育科研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能够促使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科学理论进而指导更多的教育实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对于现代中小学教师而言, 如果让他们提出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体会和感受, 他们会讲的头头是道, 但如果让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化为科研论文, 与教育同仁共享, 却成了他们的负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学教师在科研论文的选题追求高大上, 与实际教学不相匹配, 没有一条清晰行文线索, 缺乏适宜的研究方法作支撑, 不能准确的表达文章的深层内涵。所谓选题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要求, 从自己所意识到的无现成答案的诸多真问题里, 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的认识过程。论文的选题将决定论文的核心思想的表达, 影响了教育同仁对论文的看法, 同时也是对中小学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一种检验。在此结合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和为人师的教育教学经历从科研论文的选题基础、行文线索、问题挖掘和方法选择四个方面来探讨真正适宜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选题的原理与技巧。

一、选题基础来源:教学经验的积累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处于不同的教育岗位, 面对不同的教育工作, 所接触的教育问题不同, 获得的教育经验也不尽相同。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者来说,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宏观体现, 教育经验多源于国家社会层面教育政策的把握;对于教育理论研究者来说, 他们更多的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层面来探讨教育问题, 教育经验来源于教育理论的解读和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 他们面对的是教育教学当中的实际问题, 教育经验来源于学校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体验。中小学教师的学校与课堂教育教学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经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经验奠定基础”, 就是各中小学教师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选择研究题目, 不能脱离你的经验去选择不适合的题目。具体而言, 中小学教师的相关教育教学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本人所做科研课题的经验, 包括校级课题、区级课题、市级课题或者省级课题。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发现、研究、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 其中的每一个研究环节都蕴含着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题眼”。[3]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做课题来找到自己的论文选题, 不断具体深化, 浓缩为一篇精美的文章。二是学校同事所做科研课题的经验。许多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 一般都会承担一些县、区、市级的课题, 甚至是省的课题。这些课题和教师的经验也是密切关联的, 因为经验存在于学校课题的背景中。三是本人学习工作经验的体悟。中小学教师丰富的经验中值得挖掘的具有新意的想法非常之多, 通过提炼可以将其外化为美文。例如, 怎样把小学语文教得好, 把小学英语教得更好……教师在教学探索过程中, 头脑里往往会产生新冲动, 或者是运用一种新的策略、一种新的模式, 开发一种新的教学工具, 增添了合适的教学资源等, 这些新的想法同样为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提供了来源。

二、行文线索清理:教育理论的支撑

经验既是很丰富的, 也是很凌乱的。仅仅是经验材料的堆积, 会显得非常散乱。如何将这些零碎的材料整理出清晰的脉络, 这就需要进行理论清理。所谓理论清理线索就是通过理论线索把经验材料清理清楚, 聚集在一个点上, 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论素养来做支撑。教师的理论素养更多的来源于职前教育知识的积累, 职后教育相关培训和自己平时的理论研修。为什么在人们看来, 大学教授更容易做研究, 原因就是他们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和适合自己的教育研究方法, 只要我们的相关理论功底足够深厚, 也将做出具有价值的论文, 因为实践经验的升华是建立在努力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中小学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清理自己教育教学经验来达到论文的选题。第一个方面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梳理经验。心理学所涉及的理论很多, 具体到各个分支学科的知识而言, 更是非常丰富。其中, 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 中小学教师可以从这些不同的领域来挖掘自己想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发展心理学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变化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内容、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理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结果也是能够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些因素;另外, 道德心理的知识主要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意志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发展也能帮助梳理经验。如从学习心理学的层面来改善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二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梳理总结经验。例如教育学中有关课程论、教学论的知识点, 包括概念、本质、研究基础、课程研制过程、课程规划、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教学媒体、课程评价、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课程领导、教学管理以及课程审美、教学艺术等等。第三个方面就是从学科背景的角度来进行经验的梳理得到论文的选题。我们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有一个学科的背景, 利用学科背景进行选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包括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拼音教学以及写字教学等。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出色的地方。首先选择自己最出色的地方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 通过这一方面来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研究。

三、研究主题明确:教育问题的挖掘

以经验为基础, 经过理论的梳理, 需要研究的问题域已经明确。但要具体化问题领域内的研究点,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 就是一个大难题了。这就是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中的具体矛盾, 如何把研究点确定下来。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 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大题小做”。与“大题小做”相对就是“小题大做”, 亦即选一个短小精湛的具体的研究主题, 去做一篇内涵深厚的具有价值的文章, 对于很多处于初步学习和探究如何做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来说, 学习和掌握“如何小题大做”, 是一个提升自我专业化的可行方向。

如何深入的找到和确定具体的研究点呢?需要写作技能的训练和行文技巧的支撑, 具体而言, 问题具体化挖掘的现实路径有三, 分别是实践归纳、理论演绎和文献综述。第一种问题具体化的路径是实践归纳。所谓实践归纳, 就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 通过对感性经验的反思进行分析、概括和归纳。在反思的基础上去分析和挖掘从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教学的矛盾和疑难来。具体来说就是发现问题。例如, 不同学校校长的领导与学校发展的差异研究;不同的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小学高段数学抽象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等。第二种问题具体化的路径是理论演绎。所谓理论演绎, 就是人们以理论思维的一般性为基础, 将有关学科理论揭示的基本问题, 通过演绎迁移而具体化到教育研究领域, 从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矛盾和疑难。第三种问题具体化的路径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就是人们以前人和同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通过对某一研究专题的特定时空里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进而深入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鉴别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具体视研究题目而定, 通过对专题文献的梳理, 再联系自己的经验, 就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这一点是中小学教师最容易忽略的,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研究中, 问题的挖掘与具体化的三条基本途径是相辅相承的。实践归纳途径发现的问题, 既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 比较容易掌握使用, 但是也具有特殊性和表面性的限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与演绎这种途径, 来加以解决和深化。同样, 理论演绎途径发现的问题, 具有普遍性, 比较深刻, 但是却容易脱离实际, 及时性与效应性比较差, 就需要用实践归纳来加以具体化, 来加以检验和修正。换言之, 理论演绎与实践归纳是可以互动的。理论演绎和文献综述也有这样的一种内在联系, 通过文献综述的途径, 可以对实践归纳和理论演绎两条途径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因为从实践归纳出来的问题, 有的可能已被研究, 而且已有研究做得很有价值, 没有必要再去研究, 而应该去发现、挖掘和研究其它方面有意义的问题, 此问题来源于专题文献综述。同样, 理论演绎与文献综述相结合, 可以保证研究的问题是有价值的, 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 或者是没有研究深入与研究透彻的, 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总之, 实践归纳、理论演绎以及文献综述三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 通过反思来深化自己的经验, 通过学习来加强理论修养, 然后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 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 并把自己带到研究的前沿, 研究具有价值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选择:适宜研究工具的选用

研究题目内容选好以后, 究竟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呢?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是未必都合适于人们所选择确定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对不同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将决定他研究方法的选择。现在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文献综述、逻辑分析、实验研究、调查研究 (问卷、观察、访谈、作品分析) 等等, 这些研究方法都有相应的专著对其介绍, 可以选择学习。另外, 还有新兴的国外常用的方法可供选择, 在此主要介绍引导性日志法、影像描述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三种研究方法。引导性日志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还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6]通过收集很多研究资料, 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它是一种作品, 是在过去反思性日志的基础上, 加上定向指引而形成。人们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就在编制日志指引时, 给研究对象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指引, 指引其去写这方面的日志。不管人们的基础如何, 只要把研究题目定下来, 把研究的问题定下来, 就可以设计和使用这种反思性日志或引导性日志, 和自己的研究伙伴、研究对象一起来用它收集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并对其深入分析。影像描述分析法, 就是通过照相、录象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然后进行影像编码、整理分析。随着照相机、摄像机的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的实现也很容易, 只要把需要研究的影像拍下来或者录入来, 就可以供研究之用。还有通过录音, 把研究对象的整个过程都录下来, 然后就去研究这个过程, 研究这个过程的变化发展, 把变化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挖掘出来进行分析。在中国传统的背景下, 中小学老师常用的是经验总结法。对于经验总结法来说, 人们常常将其理解得太过狭隘, “经验”原义并非我们常说的感性经验。真正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经验总结法”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不仅仅是“感性认识”式的“经验”, 而是遵循一定的理论、道理、原理和原则进行验证、实验而取得更好效果的活动。实际教育研究中方法的运用都是结合经验或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是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的结合,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概言之,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科研论文的选择包括主题的选择、问题的具体化和方法的选择, 这其实是一个思维与实际操作的系统互动过程, 是训练研究思维与研究能力的整体, 每一步都是不可分的, 它们互相渗透, 循环往复。上面分开来论述, 只是为了突出各个步骤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上, 它们更多的时候是交互进行的。明确这一点, 需要教师在选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来回反思经验, 追溯文献, 在具体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中反复的思索。首先是选择、确定和阐述研究题目, 同时初步选择与确定适宜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结合教育经验从实际问题出发确定研究主题;通过文献资料清理, 具体化地挖掘、揭示和陈述该研究题目所包含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研究问题选择适宜的教育研究方法;联合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准确提炼和表述论文题目。也只有这样, 中小学教师才能真正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题目, 完成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走向专业化。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均来源互联网,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客服联系,以便我们为你删除等处理。
返回